“牙”的字形图解
读音
[yá]
字类
国家规范一类字
造字法
象形会义
同源字:      
“牙”的字形演变
“牙”的字源解说

金文“牙”字像是相互勾连的“匕”,这组相互勾连契合的“匕”到底是什么的象形呢?看图:

牙3.png

原来,是北斗七星和小北斗七星的象形。

天地如车轮,周而复始的围绕北极星运转,小北斗作为天机的核心,勾连着北斗七星牵引着天地的运转。牙4.png

所以,“牙”字的本义是小北斗七星勾连北斗七星牵引着天地的运转。由于大小北斗勾连契合之状正好和牙齿的上下大牙相互咬合之状相似,故用“牙”字来表示对合的大牙、臼齿,又泛指牙齿。也特指象牙,或形状像牙齿的东西。

在古代牙和齿是不同意义的两个字。牙是指口腔后部的槽牙(磨牙),齿是指门牙。音标发音中,齿音在前,牙音在后。成语“唇亡齿寒”中的齿,指的就是前面的门牙。

【以牙祭天】

中国有牙祭的传统,以至于“牙祭”一词,成为丰盛美食的代名词。古人为何要以牙祭天呢?“牙”字的金文给出了答案。天地如车轮,周而复始的围绕北极星运转,小北斗作为天机的核心,勾连着北斗七星牵引着天地的运转。这就是华夏先民为何要用象牙和或猪的獠牙祭祀天地,象牙和猪的獠牙是“匕”的象形,象征着大小北斗七星,用以祈求天道四时运转正常。“牙”、“互”都源于此。这也就是为何猪神是北斗,天帝骑猪巡天,以及天蓬元帅猪八戒,都源自上古“牙祭”。

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发现了大量的象牙和猪的獠牙,这些都是用于祭祀的。

“牙”的古文举例

《诗经·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大牙,臼齿。

屈原《大招》:“靥辅奇牙,宜笑嘕只。”——人和高等动物咬切、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坚固的骨组织和釉质构成。通称牙齿。

《礼记·玉藻》:“佩玉有冲牙。”——形状像牙齿的器物。

鲍照《代淮南王》诗:“琉璃作碗牙作盘,金鼎玉匕合神丹。”——特指象牙。

《旧唐书·食货志下》:“有自贸易不用市牙者,验其私簿,无私簿者,投状自集。”——牙子,旧时指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一·豕》:“牡曰豭、曰牙。”——牡,雄性牲畜。

发表评论
留言交流(0

备案号:滇ICP备2000168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2-20210058     技术支持:龙采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