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的字形图解
读音
[shì]
字类
国家规范一类字
造字法
象形会义
同源字:   
“示”的字形演变
“示”的字源解说

“示”字的字源演变如下:

示4.png

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示”字小篆体,从二,三垂。

“二”是古文“上”字,三竖代表日月星。甲骨文本作“T”,象祭台形。

所以,“示”字的本义是指日月星三光自天上而来,三光普照之义

关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神者,天地造化之良能。把天地的规律揭示出来,按照天地之规律去生产生活,就会丰收,就会吉,否则就会凶。由此引申出展示出来让大家看的意思。为了感谢天地的恩赐,古人会进行祭祀活动,向老天述职,求得天神的保佑,“示”又有“以事相告”的意思,所以又引申为显示、表示的意思。“示”作为构字部件表义时,多与鬼神、祭祀、崇拜有关。

(一说,示上面两横表示上天,下面一竖表示表干,上天不会说话,于是籍“表”以“示”之。本义通过表木展示太阳的运行规律。)

“示”的古文举例

《周易·系辞下》:“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陨然,示人简矣。”——上天显现出某种征象,向人垂示休咎祸福。

《礼记·礼运》:“刑仁讲让,示民有常。”——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使人知道。

屈原《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告诉;告知。

《礼记·檀弓下》:“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以礼。”——教导。

《镜花缘》第三十八回:“那看的人虽如人山人海,好在国王久已出示。”——公文;告示。

《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同“祇”。地神。

发表评论
留言交流(0

备案号:滇ICP备2000168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2-20210058     技术支持:龙采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