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人是如何建立“天元、地元、人元”三元坐标轴体系的?
作者:角青龙 发布时间:2023-05-13 阅读量:568

上古华夏人绝地通天的本领丧失后,进行天地观测和天象计算,建立了天圆地方的计算模型。

合4.png

天圆的意思是,我们认为整个宇宙是圆形的球体形状,群星都附着在这个巨大的球形上运转。

地方的意思是,为了确认群星的位置,圆出于方,在整个球形的空间里建立一个立方体。

立方体的12条边,分别是天上四象,地上四方,及连接天地的四禹;立方体的顶点,就是我们要测绘的群星。

那么,为了得到这个顶点(群星)的数据,华夏人建立了天地人坐标轴。

ee66a0496cbf59c3ba9909721834e68.jpg

坐标原点就是观天象之人所在的位置。可以在京师,也可以在广州。观象者与北极星的连线,就叫天元坐标轴。北斗九星(含隐元、洞明)加上北极星构成10天干之数,任一天干之数,对应到这个宇宙的球体上,就是一层圆形的结构(详“九重天”结构图)。

0d7270b4c5f8bc67c2131ed85cd692b.jpg

为了得到平面圆形中某一个点的坐标,华夏人接着在地心(人所处之位置)建立了地人坐标轴。地人坐标轴,就是在这个坐标平面上,建立12地支之数,形成周天360度覆盖。

这样,在天干确定的圆形上,投影到地面,通过地支之数就可以确定一个大致的点的范围。这就是星体的位置。4682c5914f57f56083d5702784adb37.jpg

在华夏人天地人坐标轴的标识下,任意星体在某一时刻,都有对应的天干地支之数。换句话说,天干地支之数,就是对宇宙星体位置的描述。比如今年是癸卯年,就是利用天地人坐标轴对星体位置空间的描述。

发表评论
留言交流(0

备案号:滇ICP备2000168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2-20210058     技术支持:龙采科技